基本信息

  学名 Elaeagnus tubiflora C. Y. Chang

 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

 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

  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

  桃金娘目 Myrtiflorae

  胡颓子科 Elaeagnaceae

  胡颓子属 Elaeagnus

  常绿组 Sect. Semperiventes

  形态特征

  常绿直立灌木,高约1.5米,无刺;小枝开展成50度的角,幼枝密被锈色鳞片,老枝鳞片脱落,灰黑色。叶薄革质或纸质,长椭圆形或椭圆形,长6-9.5厘米,宽2-3厘米,顶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不反卷或微反卷,上面成熟后无鳞片,干燥后带绿色,下面褐色或褐绿色,密被鳞片,侧脉6-8对,与中脉开展成50度的角,近边缘分叉而互相连接,两面均略明显;叶柄锈色,长7-8毫米。花黄白色,密被银白色和褐色鳞片,常5-7花顶生或腋生短小枝上成伞形总状花序,花枝锈色或深褐色,长2-6毫米;花梗深褐色,长5-6毫米;萼筒长圆筒形,长9-10毫米,喉部宽2-3毫米,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开展,长5毫米,宽3毫米,内面密生褐色星状短绒毛,包围子房的萼管近椭圆形,密被褐色鳞片,长3-4毫米;雄蕊4,花丝长1.7
毫米,花药阔椭圆形,长1.3毫米,达裂片的2/3;花柱直立,疏生白色星状短柔毛,往头长3毫米,不超过雄蕊。果实未见。花期4-11月。

  产地分布

  产云南东南部;生于海拔1600-1800米的山地林中。模式标本采自云南麻栗坡。

  本种提示

  本种与蔓胡颓子E. glabra
Thunb.相近,但本种萼筒为长圆筒形,长9-10毫米,喉部宽2-3毫米,裂片长5毫米,花柱疏生白色星状短柔毛,直立灌木,可以区别。与四川峨眉山产的长叶胡颓子E.
bockii Diels 也相近,区别在于本种的叶下面密被褐色或褐绿色鳞片,花黄白色而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