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树皮的功效与作用

红树皮,中药名。为红树科植物木榄Bruguieragymnorrhiza(L.)Lam.的树皮或根皮。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沿海。具有清热解毒,止泻止血之功效。常用于咽喉肿痛,疮肿,热毒泻痢,多种出血。

功效作用

功能

清热解毒,止泻止血。

主治

咽喉肿痛,疮肿,热毒泻痢,多种出血。

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6-15g。

外用:适量,煎汤洗;或鲜品捣敷。

相关论述

《台湾药用植物志》:“树皮为收敛剂,治腹泻,偶治疟疾。根皮止血,治咽喉炎。”

加工炮制

采收加工

在栽种10-15年后,夏、秋二季采剥树皮,晒干。秋季挖根,洗净泥土,剥取根皮,晒干。

植物学信息

植物种属

红树科植物木榄。

形态特征

木榄,又名红树、长鼓、包萝剪定、铁榄、大头榄、鸡爪浪、剪定、枷定、鸡爪榄。灌木或乔木,常有曲膝状气根突出水面。单叶对生;叶柄长2.5-4.5cm;托叶早落;叶革质,椭圆形或狭椭圆形,长7-14cm,宽3-5.5cm,先端稍渐尖,基部楔形,全缘,边缘干时背卷。花单生,长3-3.5cm,花柄向下弯,长8-20mm;萼管近钟形,暗黄红色,萼裂片11-13片,以12片居多,裂片线形,约与萼管等长;花冠淡红白色,与花萼裂片同数而较短,2深裂,基部密被绢毛,上部近无毛,裂缝间有刺毛1条,裂片先端有2-4条刺毛;雄蕊数目为花瓣的1倍,略短于花瓣;子房半下位,2-4室。果包藏于萼筒内且与其合生,1室,萼筒长于裂片;种子1,于果离母树前发芽,胚轴纺锤形,稍有棱角,长15-25cm。花、果期几全年。

分布区域

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沿海。

生长环境

生于海滩红树林中。

赞(0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新农网 » 红树皮的功效与作用

评论 抢沙发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